春季雨水增多,又受双疫情影响,如何保障猪场用水安全?

发布时间:2020-02-22 17:37:54   来源:猪易网   阅读:14919次

由于抗击非瘟的丰富经验,做好生物安全,将使养猪业成为新冠疫情下最安全的行业!

辩证地看,社会全力投入新冠肺炎防控也为猪场防控非瘟创造了“利好”的环境。一是物流运输减少;二是猪场对外来人员把控更为严格,三是员工对生物安全措施执行的意愿增强。

总的来说,非瘟防控和新冠疫情防控的理论和举措是共同的,防控非瘟的成功手段一样能保障猪场降低新冠疫情风险;同样的,猪场在防控非瘟中出现的生物安全漏洞也一样会让猪场新冠疫情防控风险大增,并造成群体性爆发。

2.双疫情条件下,水安全防控仍旧是漏洞

无论是防控传染病的三大原则,还是双疫情病原学特点都决定了有效的消毒、降低病毒载量是疫情防控的首要措施。然而猪场往往只注意到对于场所、物品的消毒,却总是忽略水的净化!

由于非瘟病毒具有水中能存活、经水传播阈值低、扩散速度快等特点,使得水成为非瘟传播的媒介之一。而由于新冠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风险,考虑到猪场较差的用水状况,水的防控也是不能忽视的。

退一步说,即使水不是新冠病毒的常见传播途径,即使新冠疫情短期内就能控制住,但非瘟疫情仍将长期存在。在猪场复产过程中,水安全防控猪场防控复产风险关键的一环。

下这样的定论是因为:

(1)做好水的防控,特别是水的酸化净化,能有效提高拔牙成功率,帮助猪场快速稳定。

(2)做好水防控,能有效降低圈舍内病毒载量,从而减少幸存猪排毒期和稳定生产“六大窗口期”疫情爆发风险。

但有趣的是,水安全防控是复产风险防控存在的最大漏洞,一大原因是猪场对非瘟风险系数认识不清,风险与投入严重不匹配。例如水的风险远高于饲料风险,猪场却花大钱在饲料的高温制粒,加消毒剂做饲料消毒上;水的风险占比50%,而猪场的防控经费只水防控上花了5%不到。这就是最大的认知错误!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系统科学的水安全防控方法。

3.水酸化是水安全防控的最好方法

对于水的防控,首先想到的方法可能是过滤和消毒。但是,能过滤病毒的水净化方法技术要求高,更换滤芯的后期成本也过于昂贵,并不适用猪场。

由于水防控需要从水源到圈舍的全程防控、日夜不停的长期防控,决定了消毒剂也不适用于猪场水安全防控针对水安全防控的特点,我们认为使用酸化剂做水的酸化净化是最佳选择。

首先是其有效性,这点被病原学研究所证实,无需赘言;二是从源头到圈舍的稳定、兼顾性;三是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适合圈舍复杂水环境;最后一点,选择正确的酸化剂,确保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正确选择酸化剂的标准:

(1)有机酸,确保对胃肠安全

(2)复合酸,确保缓冲体系和功能多样性

(3)不追求过高总酸量

(4)不追求过低pH值

4.总结

必须认识到,无论是短期的双疫情防控、还是长期的非瘟背景下的复产风险管控,水安全防控都是降低猪场风险的关键环节;更必须认识到,大多数猪场水安全防控是缺失,甚至是复产风险管控中的最大漏洞!

我们认为水安全防控的最有效方法是水的酸化净化。但是必须明确,水安全防控是系统性的,和人员、车辆、物品进去猪场一样有规范化的实施标准!




扫一扫,领取百元红包哦
本文来源:猪易网

免责声明: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猪OK网”的文、图、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因为互联网信息具有海量的特点,如对原文转载或者来源出处有误,请致电400-860-2219进行更正。如转载猪OK网的稿件,请注明转载“猪OK网”。本网站资料仅供参考,若资料与原文有疑问,请以原文为准。

分享到:0
0
更新日期:2019-05-07
地区 品种 价格
元/公斤
涨跌额
青海 外三元 18 0
浙江 外三元 16.51 -0.15
福建 外三元 16.39 -0.04
甘肃 外三元 16.38 -0.22
四川 外三元 16.37 -0.2
上海 外三元 16.33 0.83
重庆 外三元 16.16 0.22
山东 外三元 15.97 0.03
江苏 外三元 15.93 0.07
天津 外三元 15.72 0.06